党史上的今日弼时 | 2月23日
1937年2月23日
※1937年2月23日 和彭德怀电告陈光、聂荣臻:第一军团副参谋长孙毅升任为该军团参谋长。 △聂荣臻、邓小平电告彭德怀、任弼时、杨尚昆:红一军团定于二十六日召开党代表大会,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均到会,以传达“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讨论党的工作”等,有何意见,“请复”。 1941年2月23日 ※1941年2月23日 在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召开的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会议上作《皖南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形势》报告,认为: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是日寇和亲日派、汉奸破坏中国民族团结,挑起内战的一个极大的阴谋。同时也是国民党内一贯反共的顽固派企图组织大规模反共战争的尝试,他们企图以首先消灭和打击华中和江南的八路军、新四军,达到其各个击破的目的。我们党认为如果再向国民党退让,结果“只有削弱抗日的中坚力量,增高顽固派、亲日派进攻的气焰,那就真会引导到国内团结的分裂,使政府当局无阻碍地投降日本”。因此,我们党的方针是“采取坚决强硬的立场,表示国民党当局如果决心发动内战,那我们就只有依靠广大群众,用自己的力量来击破反共军的进攻”,只有这样才能求得“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和亲日派这一次的大规模的反共高潮,才能制止内战的发展”。现在顽固派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已经处于完全孤立的地位,“可能逼迫着顽固派不得不向我们作出某些让步,这次反共高潮有可能被我们击退”。 △将主持汇集整理的简报《皖南事变后各小党派及地方实力派国民党左派的动向》报送毛泽东审阅。简报反映: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大失人心”, 他们对共产党员及进步分子及小党派及救亡团体进行压迫、逮捕、监视,各处设集中营、自首处,“这些反动行为,使全国人民、进步分子对国民党大失所望”。黄炎培认为国民党当局“如此处置,绝对错误”; 邹韬奋非常愤激,“欲来陕北”; 冯玉祥向左右人谈,“新四军抗战有功,妇孺皆知,此次被政府消灭,政府方面实没有方法能挽回人民的反对”; 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及张一馨、彭泽民在香港发起抗日运动,三次致书蒋介石,“极力宣传正义,同情我党主张”; 卫立煌屡次向八路军表示不愿内战,又“劝我们适可而止”, 认为“迫蒋太甚,他会降日”; 阎锡山、傅作义、马鸿逵、刘文辉、潘文华、龙云等“都站在中间派地位”。毛泽东阅后批示:报送共产国际并发往各抗日根据地党委。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时局及毛泽东为中央书记处起草的复周恩来电。电中说:实行十二条是挽救破裂的唯一办法;我们不拒绝与国民党谈判,但在无满意结果之前,不能出席参政会。